搜索

搜索
开启左侧

[分享] 经络通畅,不生病、少生病

[复制链接]
梦想飞翔 发表于 2016-4-27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中国山西临汾
 

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著名针灸学家金伯华教授近80高龄,但她说话利落,动作麻利,身上透着豁达、洒脱的阳刚之气,而言谈举止又体现出五六十年代知识分子特有的优雅气度。其良好的体力足以应对每周3次针灸门诊,并参加一些讲座和社会活动,要知道,扎针不仅需要指力,更需要体力金老告诉记者,要说自己的养生经验,就是注重经脉气血的畅通。
经络常通 健康无病
经络看不见,摸不着,西方用多种手段对其实质研究也没有定论,但在中医治病养生中却非常重要。经络包括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遍布全身,内连脏腑,外络四肢百骸、皮毛孔窍,沟通内外,贯穿上下。但经络不是静止的,它既然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就要使之畅通,这样才能维护脏腑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经络阻滞不畅,轻则不适,重则疾病。
       古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内经》曰:“经络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故中医治病,无论是针灸还是汤药,总以人体经络的畅通和气机的条达为前提,所谓“用针之道气至为要;灸者温通经络,驱散邪气;砭者之意,以调血络风痹;汤药调理,以入经为妙”。
      要保持经络气血的畅通,金伯华经验有二:一是心情舒畅,二是每天练功前循经拍打,使身体安然无恙。
循经拍打通经络
       循经拍打可使经络畅通,气血畅行,起到防治许多疾病的目的,这也是金老多年实践的深刻体会。其实针灸用药也是此意,只不过针对经络瘀滞严重的情况。拍打要按照经脉走行的顺序,以使经脉之气衔接畅通。我们可以四个八拍为节奏,拍打时用力要柔中有刚,力量适度。
       具体方法如下:
       拍打手三阴、手三阳经 以八拍(4拍)节奏拍打,以右手自左胸前向手臂内侧向手掌手指方向拍打,然后翻转过来,从手指外侧向肩臂外侧拍打,如此拍打两遍。再以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节奏左手拍打右臂。这样就把手三阴手三阳经全面拍打。手三阴手三阳经包括肺、心包、心、大肠、小肠、三焦脏腑,如此拍打能通心络,补心阴,振奋胸阳,宣肺清痰,增加肺活量,促进肠蠕动,通便理气消腹胀,通达三焦。
       拍打足三阴、足三阳经 以八拍(4拍)节奏拍打,两手从双腿足踝内侧向上沿腿内侧向上拍打至腹部;然后两手沿着骶髂关节向下沿腿外侧至足外踝方向拍打,然后单腿放在凳子上或踩在高矮适中的台阶上,右手拍左腿前侧,左手拍左腿后侧。如此拍打两遍,再以同样的方法、同样的节奏拍打右腿。这样把足三阴足三阳经全面拍打。足三阴足三阳经包括脾、肝、肾、膀胱、胆、胃脏腑,如此拍打能健脾利湿、舒肝利胆、和胃化滞、益肾养阴,通利小便,增强卫气。
       拍打任督二脉和膀胱经背部腧穴 以八拍(4拍)节奏拍打,单手握拳自大椎沿脊柱向下慢慢捶打至腰骶,即尾骨处,再从腹下沿正中线向上过胸捶打至咽喉,然后双手握拳沿脊柱两旁从上向下捶打,这就把任督二脉和各脏腑在膀胱经的腧穴都捶打了。这样可调理十二脏腑功能,助阳气升发,通利三焦,调理阴阳,增强免疫力。
       拍打肩颈部 以八拍(4拍)节奏拍打,以左手托右肘,用右手拍打大椎,颈部和左侧肩背部,再用左手同法拍打颈部、大椎和右侧肩背部。然后双手叉腰,收腹,以顺时针转动腰部两个八拍,再逆时针转动腰部两个八拍,但转动幅度不宜过大。可促进肩颈和腰部的气血流通,有助于防治肩周炎、颈椎病。
       拍膝 直膝、弯腰,将脚蹬在一个高矮适中的台阶上,左手拍左膝后部,右手拍左膝前部,然后再左手拍左膝外侧,右手拍左膝内侧。然后以同样的方法拍右膝。这有利于两膝的气血运行,防止或延缓老年性关节退行性病变。
针对曾一度流行的拍胆经保健法,金老强调,拍胆经固然重要,但其只是14经脉之一,其他经脉也要拍打,不能以偏概全。坚持一段时间就会有经络开通、气血畅流的感觉,而神清气爽,心情舒畅,还可防病祛病。动作很简单,每次只需五分钟,效用却很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关注

4粉丝

2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提供优质康复职称考试辅导服务

康复学习就上康复治疗师网

康复医学职业教育O2O创新品牌

10年优越口碑历程见证

  • 官网微信

    每天官微五分钟一年萌新变大神

    扫码关注
  • APP客户端

    48+W康复治疗师邀您加入!

    下载APP客户端
  • 官方客服
KFZLS.COM

学习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悄悄变强大,惊艳所有人!

Copyright   ©2012-2021  康复治疗师网Powered by©kfzls.com技术支持:康复教育网     ( 湘ICP备1201063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