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鸣 发表于 2012-8-29 23:01

康复护理学系列(第二章)_学习笔记_共五章

第二章一、运动制动对心血管系统、肌肉、骨骼系统的影响 (一)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运动制动
心率反应即时心率↑,基础心率↓基础心率↑
血压反应运动中血压↑,运动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
冠状动脉血液循环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血容量↓尿量↑,冠状动脉血流↓
纤溶系统的活性纤溶系统的活性↑静脉血栓形成
血小板的粘滞性血小板的粘滞性↓
心功能储备心功能储备↑心功能储备↓
(二)对肌肉的影响:


运动制动
肌肉体积肌肉肥大肌肉萎缩
肌力肌力↑肌力↓
肌耐力肌耐力↑肌耐力↓
肌张力增强维持肌肉张力肌肉张力↓

    关节固定2周以上均可造成肌萎缩,而瘫痪者和老人更为严重。长时间的绝对卧床,2个月后肌容积将减少一半,横截面积减少,肌纤维纵向挛缩,承担重量和步行(下肢肌)以及维持姿势的肌肉(背肌)制动后萎缩明显,伸肌萎缩超过屈肌.(三)对骨关节的影响


运动制动
骨代谢增加骨密度和骨量,骨刺关节肥大降低骨密度,骨量丢失,骨质疏松
骨重建有效刺激塑型与重建不利于塑型与重建
骨关节代谢增加关节活动退行性关节病
雌激素水平雌激素水平↑


二、 何谓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为了主动适应和反映外界环境各种变化,神经系统能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维持一定时间,这种变化就是中枢神经的可塑性,或可修饰性,这包括后天的差异、损伤及环境对神经系统的影响,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决定了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发生行为改变的反应能力和功能的代偿。 1、大脑可塑性:发育期    成年期损伤后:系统内的功能重组;系统间的功能重组;内、外界的其他影响因素;2、脊髓可塑性:在CNS 可塑性方面,大脑比脊髓大,原因主要因为脑的体积较大,不容易造成完全性损伤,因此残留部分可以通过各种功能重组来代偿。而脊髓则不然,其横断面比脑小得多,容易造成完全性损伤,一旦出现完全性损伤,代偿的机会就要小得多。主要依靠轴突长芽和神经移植的方法来解决。
三 、功能恢复训练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中的重要作用1、为提高过去相对无效的或新形成的通路和(或)突触的效率,重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2、要求原先不承担某种功能的结构去承担新的、不熟悉的任务,没有反复多次的训练是不可能的。 3、外周刺激和感觉反馈,在促进功能恢复和帮助个体适应环境和生存中,有重要的意义。在功能恢复训练中,可按需要从周围进行不同的刺激以达到影响中枢的目的。机体必须通过反复的学习和训练,以学会如何接受和利用各种感觉反馈。

邱成 发表于 2021-5-11 16:59

谢谢楼主

康恒美 发表于 2021-5-12 04:13

谢谢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康复护理学系列(第二章)_学习笔记_共五章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