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丹 发表于 2014-2-20 12:20

脑瘫患儿爬模训练

脑瘫患儿爬模训练孩子爬行,手、脚、脑并用,特别需要大脑的协调,能激发大脑发育;开发脑潜能,对脑瘫和智低的患儿特别有利。因为经研究证明,在婴儿发育过程中,爬是一项能够促进智力和体格发育的好运动,甚至有关专家指出爬是以后正确行走及较好肢体运动能力的基础。从人类进化过程看,运动的发展是从爬虫样蠕动到两栖类匍匐爬,再进化到哺乳类四肢爬,最后才是人类的站立及行走。在人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也有这一种系列化过程特点的重演。美国医生根据这一规律,设计了一套模拟爬的被动运动模式,用它来促进正确爬行的出现及纠正错误姿势的爬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从脑干-桥脑-中脑-大脑都能得到功能改善。通过一定数量的正确模式运动及主动爬行训练,就可向脑不断输入正确信息,促进脑功能恢复。简而言之,爬行训练有下列好处:改善脑功能,协调大小脑运动功能及小脑前庭系统功能。经过爬行训练后,小儿能较快的走起来而且姿势协调。改善脑神经功能:包括视听、平衡、语言、咀嚼、吞咽、颈肩活动等等。有利于小儿脑潜能开发:阻断其病理反射,建立新的条件反射,提高运动协调能力。因为人脑的80%发育在2岁以前,4岁时大脑发育基本定型。所以要抓紧时间对脑损伤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爬行在内。训练的最佳年龄为6个月内,次佳年龄为1-4岁,康复训练越早越好。治疗与练爬相结合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医生Temple F Doman RI和Doman G推出的类似俯爬的被动运动,通过一定数量的四肢及头颈部有节律的运动及摩擦向脑部输送信息,可有效促进正确爬行动作的出现及纠正错误的运动姿势,改善感知觉,通过被动模式运动结合斜坡板爬行训练患儿匍匐爬,然后,可进行越障碍爬,再过渡到手膝跪爬。被动运动模式的操作:将患儿俯卧置于模式床上,床面撒淀粉以增加滑度,由一人摆头,左右各一人摆上下肢,后边一人摆踝关节。以头右转90度为例加以说明:左侧;上肢;内旋背屈手指张开掌心朝上置于臀部。   下肢;屈曲90度。右侧;上肢;上肢屈肘90度。   下肢;下肢伸展位。然后将头左转90度。左侧;上肢:由内旋背屈位伸展后变为屈肘90度。   下肢:由屈曲90度变为伸展,注意足内侧面足底摩擦床面。右侧;上肢:由屈肘90度伸展变为内旋背屈掌心摩擦床面,掌心向上置于臀部。   下肢:由伸展变为屈曲90度。被动运动模式初做为每次150个(根据具体病情而定),每2天递增50个至每次250个,一天做6次,每做完一次让患儿俯卧于斜坡板上向下爬,爬十余次后再做模式运动。斜坡板高度逐渐向下降,经过一段时间(轻者1-2周,重者1-2月),斜坡板降至水平位时患儿已能较顺利的匍匐爬。这时即可练习越障碍爬,如爬过妈妈的腿,爬过小滚筒、枕头等,使患儿自然过渡到手膝跪爬。被动运动模式的操作要求4人一定配合协调,形成有规律的被动运动。注意掌面,足底与床面的摩擦,不断向脑部输送信息,还要注意顺水推舟,动作柔和,有节律,不可突然用力,以免造成关节损伤,对于肌张力较高的患儿应将节律放慢,以后再逐渐加快。

璋果果 发表于 2021-5-15 02:30

谢谢分享

游龙惊凤 发表于 2021-5-15 02:30

谢谢分享

倚栏听雨 发表于 2021-5-18 09:26

谢谢楼主

摘花换酒钱 发表于 2021-5-18 09:26

谢谢楼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瘫患儿爬模训练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