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同学 发表于 2020-9-1 08:38

物理治疗评定——平衡功能评定

平衡是指人体在不同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稳定的能力,是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的基本保证。评定人体维持身体稳定性的过程称平衡评定,包括静态评定和动态评定。
一、临床观察
1、定义观察受检者在休息状态下的静态平衡功能和活动状态下的动态平衡功能。2、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凡是不能维持身体稳定性的疾患都需要进行平衡评定。(2)禁忌证:没有绝对禁忌证。不能负重站立者(如下肢骨折未愈合),不适宜评定站立位平衡;不能主动合作者不适宜评定动态平衡。3、设备与用具不需要设备。4、操作方法与步骤(1)跪位平衡反应:受检者跪位,检查者将受检者上肢向一侧牵拉,使之倾斜。1)阳性反应:头部和躯干上部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对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2)阴性反应:头部和躯干上部未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一侧和另一侧上、下肢未出现上述反应或仅身体的某一部分出现阳性反应。(2)坐位平衡反应:受检者坐在椅子上,检查者将受检者上肢向一侧牵拉。1)阳性反应:头部和躯干上部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一侧出现保护性反应,另一侧上、下肢伸展并外展;2)阴性反应:头部和躯干上部未出现向中线的调整,被牵拉一侧和另一侧上、下肢未出现上述反应或仅身体的某一部分出现阳性反应。(3)站立位平衡反应:1)Romberg征:双足并拢直立,观察在睁、闭眼时身体摇摆的情况,又称为“闭目直立检查法”;2)单腿直立检查法:受检者单腿直立,观察其睁、闭眼情况下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最长维持时间为30秒;3)强化Romberg检查法:受检者两足一前一后、足尖接足跟直立,观察其睁、闭眼时身体的摇摆,最长维持时间为60秒。(4)跨步反应:受检者站立位,检查者向左、右、前、后方向推动受检者身体。1)阳性反应:脚快速向侧方、前方、后方跨出一步,头部和躯干出现调整;2)阴性反应:不能为维持平衡而快速跨出一步,头部和躯干不出现调整。(5)活动:评定在活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坐、站立时移动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走,包括脚跟碰脚趾,足跟行走,足尖行走,走直线,侧方走,倒退走,走圆圈,绕过障碍物行走,等等。5、注意事项检查过程中应确保受检者的安全。 二、量表评定 1、定义利用量表评定受检者的静态和动态平衡。2、适应证与禁忌证   同平衡临床观察评定。3、设备与用具   评定平衡功能的量表,秒表,小凳子,椅子,皮尺。4、操作方法与步骤(1)Berg平衡量表:既可以评定受检者在静态和动态下的平衡功能,也可以用来预测正常情况下摔倒的可能性。有14个项目,需要20分钟完成,满分56分,低于40分表明有摔倒的危险。具体评定内容和标准如下。
(2)“站起-走”计时测试:测试受检者从座椅站起,向前走3米,折返回来的时间并观察患者在行走中的动态平衡。得分1分为正常;2分:非常轻微异常;3分:轻度异常;4分:中度异常;5分:重度异常。如果患者得分3分或以上,则表示有跌倒的危险。除了记录所用的时间外,对检查过程中的步态及可能会摔倒的危险性按以下标准打分,具体评定内容和标准如下。(3)Brunel平衡量表:包括坐位平衡、站立平衡和行走功能12个项目,根据受检者的完成情况记分,每通过1个项目记1分,不通过记0分,满分12分。具体评定内容和标准如下。5、注意事项   熟悉所使用的量表和评分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评定。评定时注意受检者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三、仪器评定 1、定义采用平衡测量仪评定受检者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2、适应证与禁忌证同平衡临床观察评定。3、设备与用具各类平衡测试仪。4、操作方法与步骤(1)按照平衡测试仪的具体测试要求站在测试板上;(2)测试睁眼状态下的身体稳定性;(3)测试闭眼状态下的身体稳定性;(4)测试当屏幕光标移动或测试板移动时身体的稳定性(动态平衡)。5、注意事项熟悉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评定中注意受检者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原文: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物理治疗评定——平衡功能评定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