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近期热门

开启左侧

[分享] 平衡训练方法

[复制链接]
赵宇 发表于 2013-5-11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平衡训练方法
      平衡训练时,一般先从卧位(如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开始。因为卧位的支撑面最大,最稳定,患者比较容易掌握平衡技巧。逐渐过渡到最不稳定的体位(如站立位)。训练顺序为: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站立位。其中对于截瘫的患者,主要训练体位是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站立位,而对于偏瘫患者则主要训练体位是仰卧位→坐位→站立位。不论在什么体位下训练,首先需要控制头部的稳定,其次是颈部和躯干肌肉的协同收缩,来保持躯干的稳定性
平衡训练方法按不同的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患者的体位可以分为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训练、肘膝跪位训练、双膝跪位训练、半跪位训练、坐位训练、站立位训练;按是否借助器械如平衡板、训练球或平衡仪等可以分为徒手平衡训练和借助器械平衡训练;按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可分为静态平衡训练、自动态平衡训练和他动态平衡训练;按患者的疾病类型可以分为脑卒中或脑外伤患者的平衡训练、脊髓损伤患者的平衡训练、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的平衡训练等等。具体训练方法按体位顺序叙述如下。
(一) 仰卧位
      此种体位下的平衡训练主要适合于偏瘫患者。平衡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躯干的平衡训练,所采用的训练方法是桥式运动。
      1.桥式运动的目的:是训练腰背肌和提高骨盆的控制能力,诱发下肢分离运动,缓解躯干及下肢的痉挛,提高躯干肌肌力和平衡能力。故应鼓励病人于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桥式运动。
      2.桥式运动的方法:病人仰卧位,双手放于体侧,或双手交叉组指相握,胸前上举,注意患手大拇指放在最上面,以对抗拇指的内收和屈曲,下肢屈曲支撑于床面,患者将臀部抬离床面,尽量抬高,即完成伸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的动作。因完成此动作时,人体呈拱桥状,故而得名“桥式运动”。双侧下肢同时完成此动作为双桥运动,单侧下肢完成此动作为单桥运动(图8-1,2)。
      3.桥式运动的训练方法:当病人不能主动完成抬臀动作时,可给以适当的帮助。治疗师可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患膝上,然后向前下方拉压膝关节,另一只手拍打患侧臀部,刺激臀肌收缩,帮助患髋伸展(图8-3)。在进行桥式运动时,病人两足间的距离越大,伸髋时保持屈膝所需的分离性运动成分就越多。随着病人控制能力的改善,可逐渐调整桥式运动的难度,如由双桥运动过渡到单桥运动。
(二)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
      此种训练体位主要适合截瘫患者,是上肢和肩部的强化训练及持拐步行前的准备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保持静态平衡。开始时保持的时间较短,随着平衡功能的逐渐改善,保持时间达到30min后,则可以再进行动态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的肩部。训练开始时推动的力要小,使患者失去静态平衡的状态,又能够在干扰后恢复到平衡的状态,然后逐渐增加推动的力度和范围(图8-4前臂支撑下俯卧位他动态平衡训练) 。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并保持平衡。
(三)肘膝跪位
      此种训练体位同样主要适合截瘫患者,也适用于运动失调症和帕金森综合症等具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1.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肘膝跪位,由肘部和膝部作为体重支撑点,在此体位下保持平衡。保持时间如果达到30min,再进行动态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肘膝跪位,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推动的力度和幅度逐渐由小到大。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肘膝跪位。
(1)整体活动:患者自己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活动身体并保持平衡,也可上、下活动躯干并保持平衡。
(2)肢体活动:然后可指示患者将一侧上肢或下肢抬起并保持平衡,随着稳定性的增强,再将一侧上肢和另一侧下肢同时抬起并保持平衡,如此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复杂性。
(四)双膝跪位和半跪位
      这两种训练体位也主要适合于截瘫患者。双膝跪位平衡掌握后,再进行半跪位平衡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然后保持平衡。静态平衡保持达到30min后,可进行动态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
(1)治疗床上训练:患者跪于治疗床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
(2)平衡板上训练:患者跪于平衡板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由于平衡板会随着患者身体的倾斜而出现翘动,从而提供了一个活动的支持面,增加了训练的难度。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
(1)向各个方向活动:患者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身体,然后保持平衡。
(2)抛接球训练:治疗师在患者的各个方向向患者抛球,患者接到球后,再抛给治疗师,如此反复。抛球的距离和力度可逐渐加大,以增加训练难度。
     无论是患者自己活动,还是抛接球训练,都可以先在治疗床上进行,然后在平衡板上进行,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
(五)坐位
      对于截瘫的患者,在进行平衡训练时应该由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逐渐到坐位和站位。而对于偏瘫患者则主要是进行坐位和站位的平衡训练。
      偏瘫患者早期多由于不能保持躯干的直立而不能保持坐位平衡,截瘫的患者如果躯干肌肉瘫痪或无力也难以保持坐位平衡,还有许多其他疾患如帕金森病等也会引起坐位平衡障碍,这些情况均需要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训练主要包括长坐位平衡训练和端坐位平衡训练,前者多适用于截瘫患者,后者多适用于偏瘫患者。
      1.长坐位平衡训练:临床中患者会根据自身的残疾情况而选用最舒适的坐姿。一般来说截瘫患者多采用长坐位进行平衡功能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长坐位,前方放一面镜子,治疗师于患者的后方,首先辅助患者保持静态平衡,逐渐减少辅助力量,待患者能够独立保持静态平衡30min后,再进行动态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长坐位。
① 治疗床上训练:患者坐于治疗床上,治疗师向侧方或前、后方推动患者,使患者离开原来的起始位,开始时推动的幅度要小,待患者能够恢复平衡,再加大推动的幅度。
② 平衡板上训练:患者坐于平衡板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长坐位。
① 向各个方向活动:可指示患者向左右或前后等各个方向倾斜,躯干向左右侧屈或旋转,或双上肢从前方或侧方抬起至水平位,或抬起举至头顶,并保持长坐位平衡。当患者能够保持一定时间的平衡,就可以进行下面的训练。
② 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体:治疗师位于患者的对面,手拿物体放于患者的正前方、侧前方、正上方、侧上方、正下方、侧下方等不同的方向,让患者来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体。
③ 抛接球训练:抛球、接球训练可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平衡能力,也可增加患者双上肢和腹背肌的肌力和耐力。在进行抛接球训练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向患者抛球,同时可逐渐增加抛球的距离和力度来增加训练的难度(图8-5长坐位抛接球训练)。
      2.端坐位平衡训练:偏瘫患者多采用端坐位平衡训练。能很好的保持端坐位平衡,才能进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为步行做好准备。
由于脑卒中的偏瘫患者多年老体弱,突然从卧位坐起,很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动过速、脉搏变弱等,严重的甚至休克。为预防突然体位变化造成的反应,可先进行坐起适应性训练。先将床头摇起30°,开始坐起训练,并维持15~30min,观察患者的反应,2~3天未有明显异常反应者即可增加摇起的角度,一般每次增加15°,如此反复,逐渐将床摇至90°。如病人在坐起时感觉头晕、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将床摇平,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对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可直接利用直立床,调整起立的角度,帮助患者达到站立状态。
当患者经过坐起适应性训练后,则可以进行下面的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端坐位,开始时可辅助患者保持静态平衡,待患者能够独立保持静态平衡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动态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端坐位。
① 治疗床上训练:患者坐于治疗床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推动的力度逐渐加大,患者能够恢复平衡和维持端坐位。
② 平衡板上训练:患者坐于治疗板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
③ 训练球上训练:患者坐于训练球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因为治疗球支撑体重,是一个活动的而且较软的支撑面,更难保持平衡,从而增加了训练的难度(图8-6端坐位治疗球上他动态平衡训练)。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端坐位。
① 向各个方向活动:可指示患者向各个方向活动,侧屈或旋转躯干,或活动上肢的同时保持端坐位平衡。
② 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体:治疗师位于患者的对面,手拿物体放于患者的各个方向,让患者来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体。
③ 抛接球训练:治疗师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向患者抛球,并逐渐增加抛球的距离和力度。
可以让患者先在治疗床上自己活动、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体或和治疗师抛接球,平衡功能改善后,再坐在平衡板或治疗球上,在活动的支撑面上训练,增加训练难度,这样有利于平衡功能的进一步改善。
(六)站立位
      患者的坐位平衡改善后,就可以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无论是偏瘫、截瘫还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进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都是为步行做好准备,并最终达到步行的目的。
1.静态平衡训练:先进行辅助站立训练,然后进行独立站立训练。
(1)辅助站立训练:在患者尚不能独立站立时,需首先进行辅助站立训练。
可以由治疗师扶助患者,也可以由患者自己扶助肋木、助行架、手杖或腋杖等,或者患者站于平行杠内扶助步行。
      当患者的静态平衡稍微改善后,则可以减少辅助的程度,如由两位治疗师扶助减少为一位治疗师扶助,或由扶助助行架改为扶助四脚拐,由四脚拐再改为三脚拐,再改为单脚拐。
      当平衡功能进一步改善,不需要辅助站立后,则开始进行独立站立平衡训练。
(2)独立站立训练:患者面对镜子保持独立站立位,这样在训练时可以提供视觉反馈,协助调整不正确的姿势。独立站立并可保持平衡达到一定的时间,就可以进行他动态站立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面对镜子保持独立站立位。
(1)硬而大的支撑面上训练:患者站在平地上,双足分开较大的距离,有较大的支撑面,利于保持平衡。治疗师站于患者旁边,向不同方向推动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推动的力度和幅度,增加训练的难度。
(2)软而小的支撑面上训练:随着平衡功能的改善,可以由硬的支撑面改为小软的支撑面,例如站在气垫上或软的床垫上等等,也可以缩小支撑面,并足站立,或单足站立。然后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使其失横后再恢复平衡。
(3)活动的支撑面上训练:可以提供活动的支撑面给患者站立,如平衡板,进一步增加训练的难度。然后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仍需要面对镜子站立,治疗师站于患者旁边。自动态平衡的训练方法较多,具体如下。
(1)向各个方向活动:站立时足保持不动,身体交替向侧方、前方或后方倾斜并保持平衡;身体交替向左右转动并保持平衡。
(2)左右侧下肢交替负重:左右侧下肢交替支撑体重,每次保持5~10秒,治疗师需特别注意监护患者,以免发生跌倒,也需注意矫正不正确的姿势。
(3)太极拳运手式训练:可以采用太极拳的运手式进行平衡训练。运手式是身体重心一个连续的前后左右的转移过程,同时又伴随上肢的运动,因而是一个训练平衡的实用方法。
(4)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体:治疗师手拿物体,放于患者的正前方、侧前方、正上方、侧上方、正下方、侧下方等各个方向,让患者来触碰物体。
(5)抛接球训练:在进行抛接球训练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患者抛球,同时可逐渐增加抛球的距离和力度来增加训练的难度。
(6)伸手拿物:拿一物体放于地面上距离患者不同的地方,鼓励患者弯腰伸手去拿物体(图8-7伸手拿物训练)。
(7)平衡测试仪训练:平衡测试仪除了可以用来客观地评定平衡功能,还可以用于平衡功能的训练。训练时,患者双足放在测试仪的测力平台上,在仪器的显示屏上通过不同的图标来显示双足所承担的体重。正常人每侧足承受体重的50%,通过有意识的将体重转移到一侧下肢,可以提高对自动态平衡能力的训练。
在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时,要注意随时纠正患者的站立姿势,防止患膝过伸等异常姿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关注

102粉丝

68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提供优质康复职称考试辅导服务

康复学习就上康复治疗师网

康复医学职业教育O2O创新品牌

10年优越口碑历程见证

  • 官网微信

    每天官微五分钟一年萌新变大神

    扫码关注
  • APP客户端

    48+W康复治疗师邀您加入!

    下载APP客户端
  • 官方客服
KFZLS.COM

学习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悄悄变强大,惊艳所有人!

Copyright   ©2012-2021  康复治疗师网Powered by©kfzls.com技术支持:康复教育网     ( 湘ICP备1201063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