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近期热门

开启左侧

[分享] 锤状指应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康护了 发表于 2021-10-8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中国吉林通化
 

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什么是锤状指(Mallet finger)?
锤状指(Mallet finger),又称作「垂指症」,是因为手指末端受到一个直接的冲击力度,远端指节突然弯曲,导致背侧的伸指肌腱末端撕裂伤,甚至手指末端骨头撕裂性骨折,造成手指末端无法完全伸直,像个小铁锤一样,而且有疼痛肿胀的情形。
这种伤害通常发生在工作或碰撞性的球类运动,例如篮球、足球等运动,常见于年轻或中年男性,并好发于中指和无名指。

锤状指

锤状指


# 锤状指表现

由于手指末端伸指肌腱损伤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上,如果要完全伸直末端指节,可能会出现不等程度的动作。

锤状指

锤状指

当伸指肌腱完全断裂时,末端指节因为掌侧屈指肌腱的作用,会呈现30度以上伸直肌落后现象,也就是末端指节会表现出弯曲无法伸直的样子。
当伸直肌腱有部分动作,伸直肌落后现象约为5~20度,可能是伸指肌腱部分断裂,此时,可能保守性地将末端指节固定在伸直的角度一段时间即可。
然而,骨折或关节脱位仍有可能造成末端指节无法伸直,当末端指节无法以被动方式伸直时,为鉴别诊断,可能需要X光检查或由专业医师断,以决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 锤状指治疗方法

槌状指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性治疗手术治疗,一旦有开放性伤口或关节有显著脱位、损伤时,通常需要手术介入治疗,予以复位和固定。

锤状指

锤状指
△ 撕裂性骨折

而一般槌状指治疗,在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手术或保守治疗的效果接近,且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都需要支具固定末端指节6~8周
因此,槌状指可以优先考虑以支具固定,并配合手部康复治疗。
在急性槌状指时,支具固定的方式是将末端指节放置在完全伸直或稍微过度伸直约5~10度,必须一天24小时完全固定,洗澡、更衣或睡觉等日常生活都必须穿戴,约6~8周。

锤状指

锤状指

在清洁手部或支具时,也必须将末端指节被动摆在伸直的姿势,一旦没有注意或任意将支具取下时,可能会牵拉到伸指肌腱,影响肌腱愈合的张力,那么仍会呈现伸直肌落后现象。
所以槌状指的治疗,在初期是否配合穿戴支具是治疗成效的绝对指标,如果有任何不配合时,可能需要继续穿戴支具,最多可能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或者需要手术介入治疗。
在穿戴支具期间,手指近端指节必须维持活动,在受伤初期,手指水肿和疼痛,可以经由近端指节活动,协助消肿和止痛,同时可以维持肌腱活动,避免手指僵硬或者变形。
必要时,可以按摩、压迫等技巧协助。此外,随着水肿消退,必须修改支具的大小和角度。
治疗师必须每周或隔周追踪治疗,以随时维持支具的角度,并监测和处理水肿、疼痛、关节活动等问题。
# 锤状指康复周期

约6~8周后,治疗师会评价末端指节主动伸直的角度,决定是否开始末端指节主动活动,以及支具穿戴时间为全天、睡觉时穿戴或间断穿戴。
由于伸指肌腱为全身偏弱的肌腱,一般而言,可能需要支具间断固定约3个月,而6~8周后,肌力和肌腱活动能力训练相当重要,是决定支具穿戴多久的重要因素,此时,可以在支具保护下,开始正常日常使用手指。
约受伤后3个月,可以恢复正常,而冲撞运动仍可能造成危害,在球类运动时,建议穿戴支具或者使用并指贴扎的方式,保护受伤的手指。
有时,在初期1个月没有处理槌状指,在文献上,仍发现可以支具治疗,虽然可能最后仍可能无法完全伸直,但长时间支具固定也可能改善伸直肌落后现象。
而临床经验认为,慢性槌状指的治疗除了末端指节伸直的议题外,还要特别注意近端指节的活动度,因为手指肌腱的生物力学,长时间末端指节无法完全伸直时,可能会造成天鹅颈变形(swan-neckdeformity),更为棘手。
槌状指不是难处理的手指伤害,配合支具穿戴是治疗的重要指标,早期治疗适当的处置和配合治疗,仍可以恢复正常的外观和功能。
来源:康复小南宁
编辑:KF小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2粉丝

198帖子

排行榜
  • 儿童的不随意运动还有那些康复的放法
    1161
作者专栏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提供优质康复职称考试辅导服务

康复学习就上康复治疗师网

康复医学职业教育O2O创新品牌

10年优越口碑历程见证

  • 官网微信

    每天官微五分钟一年萌新变大神

    扫码关注
  • APP客户端

    48+W康复治疗师邀您加入!

    下载APP客户端
  • 官方客服
KFZLS.COM

学习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悄悄变强大,惊艳所有人!

Copyright   ©2012-2021  康复治疗师网Powered by©kfzls.com技术支持:康复教育网     ( 湘ICP备1201063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