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近期热门

开启左侧

[其他疾病] 儿童抽动障碍的非药物治疗手段

[复制链接]
admin 发表于 2021-7-29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登陆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抽动障碍是一种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以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重复、非节律性、刻板单一或多部位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为特点。近年来,抽动障碍患病率逐年增高趋势,正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严重慢性疾病之一。

此外,抽动障碍患儿还常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OCD)、情绪障碍、自伤行为及品行障碍等心理问题,不仅对患儿身心健康影响巨大,对家庭、社会及学校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近20年来针对抽动障碍及其共病的治疗受到很大关注,药物治疗是一项重要手段,但药物治疗有其局限性:一方面药物治疗缺少严格的实验研究和循证依据,另一方面部分患儿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服药依从性差、药物疗效不佳等,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抽动障碍的症状不严重,常不需要给予药物治疗。

作为综合治疗的一个方面,非药物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抽动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行为干预、神经调控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一些方法等。

1.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三类,分别为支持性心理治疗、家庭干预和学校干预

支持性心理治疗:
指导患儿如何应对应激和来自他人的歧视和嘲笑,同时鼓励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其自尊心。

家庭干预:
提高家长对抽动障碍特征和预后的认识,正确对待患儿,既不视其为故意出洋相而加以训斥、批评、惩罚,也不以“患病”为借口而过分迁就。

学校干预:
向学校、老师及同学宣传抽动障碍的基本知识,倡导像关心躯体疾病儿童一样关心、包容抽动障碍患儿。

2. 行为干预
多种行为干预方法已应用于治疗抽动障碍,并已取得良好疗效。。

正性强化:
家长帮助患儿用意念去克制自己的抽动行为,只要患儿的抽动症状有些减轻,就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以强化患儿逐渐消除抽动症状。

消退法:
抽动障碍患儿的家长过度关注患儿的抽动症状,通过严格管教甚至通过各种惩罚试图减轻症状,实际上适得其反。

放松训练:
由于抽动症状会因负性生活事件或环境因素影响而加重,部分患者合并焦虑障碍。因此放松训练的目的有2个:一是放松肌肉,二是缓解焦虑。

自我监督:
是指让患者刻意注意自己的抽动症状,按时间不间断地记录抽动行为频率,通过提高自我对抽动症状的觉察,从而减少抽动频率。

效应预防的暴露:
是指患儿暴露于先兆感觉从而阻止抽动症状出现,理论依据是当个体习惯于先兆冲动,并学会容忍抽动不发作所致的不适时,抽动频率减少。

3. 神经调控治疗
对于药物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神经调控治疗方法正日益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关注。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脑电生物反馈主要应用操作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采用专门电子仪器准确测定患儿脑电活动状况,并将这些信息有选择地放大成视觉和听觉信号,通过训练某一频段的脑电波(Theta波、Beta波、SMR波)达到治疗目的。

脑电生物反馈

脑电生物反馈


深部脑刺激:
深部脑刺激治疗儿童抽动症障碍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大脑深部苍白球及丘脑进行电刺激,减少大脑多巴胺递质释放,干扰神经回路,从而抑制抽动。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无痛的神经调控技术,利用脉冲磁场无衰减的穿透颅骨并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流,引起神经细胞的去极化并激活大脑皮层的神经网络,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化学反应,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经颅磁刺激

经颅磁刺激


经颅微电流刺激:
通过夹在耳垂上的耳夹电极产生微安级别的微电流刺激大脑,改善异常脑电波,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和应激激素的分泌,并使之重新达到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4. 手术治疗
抽动障碍患儿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干预及神经调控治疗等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外科手术成为难治性抽动障碍患儿的最后选择。

总之,儿童抽动障碍的治疗方案要根据严重程度和临床分型等综合考虑,对于症状轻、不影响生活和学习者,无需治疗;对于症状重、影响生活和学习者,需积极综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而非药物治疗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来源:儿童保健与儿童康复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因人而异的恢复 发表于 2023-2-21 19: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长治
 
学习学习
 
因人而异的恢复 发表于 2023-2-21 1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长治
 
重复经颅磁刺激: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无痛的神经调控技术,利用脉冲磁场无衰减的穿透颅骨并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流,引起神经细胞的去极化并激活大脑皮层的神经网络,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化学反应,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因人而异的恢复 发表于 2023-2-21 19: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西长治
 
经颅微电流刺激:通过夹在耳垂上的耳夹电极产生微安级别的微电流刺激大脑,改善异常脑电波,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和应激激素的分泌,并使之重新达到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4关注

774粉丝

325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中国康复治疗师网APP下载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提供优质康复职称考试辅导服务

康复学习就上康复治疗师网

康复医学职业教育O2O创新品牌

10年优越口碑历程见证

  • 官网微信

    每天官微五分钟一年萌新变大神

    扫码关注
  • APP客户端

    48+W康复治疗师邀您加入!

    下载APP客户端
  • 官方客服
KFZLS.COM

学习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

悄悄变强大,惊艳所有人!

Copyright   ©2012-2021  康复治疗师网Powered by©kfzls.com技术支持:康复教育网     ( 湘ICP备12010636号 )|网站地图